1. 首页 / 说说大全 /

牛顿简介及主要事迹26句集锦

牛顿简介及主要事迹

1、这时,牛顿看到旁边有一颗大苹果掉在地上。他看了看苹果,心里想到:刚刚砸到我的肯定就是这个苹果了,真疼啊!他拿起苹果看着,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砸到我呢?如果苹果没有落到地上,而是飞到天上去了,不就砸不到我了吗?究竟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呢?

2、特别是它的三大支柱——经典力学、经典电动力学、经典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已臻于成熟和完善,不仅在理论的表述和结构上已十分严谨和完美,而且它们所蕴涵的十分明晰和深刻的物理学基本观念,对人类的科学认识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阿基米德是第一位讲科学的工程师,在他的研究中,使用欧几理得的方法,先假设,再以严谨的逻辑推论得到结果,他不断地寻求一般性的原则而用于特殊的工程上。他的作品始终融合数学和物理,因此阿基米德成为物理学之父。

4、七《100个杰出人物的童年故事》读后感50字

5、在另一篇《小学教材里的中国式虚假故事:华盛顿砍树,牛顿被苹果砸都是假的》里,把牛顿的苹果故事与《爱迪生救妈妈》《地震中的父与子》等虚假故事放在一起,进而写道:“牛顿的‘假如我看得比别人远一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名言,是在他与胡克争夺万有引力定律的优先发现权时,为了讥讽胡克而说的(胡克是个驼背和身体扭曲的矮子),显示了牛顿卑劣的人格。”

6、当牛顿说:「如果我看的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的时候,他心目中的巨人必定有一个是西拉斯鸠人—阿基米德,古代最杰出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和工程师。

7、图1牛顿家乡故居(背景中的房子)旁的苹果树,取自https://www.atlasobscura.com/articles/newton-apple-tree

8、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9、在牛顿1660年代的手稿中,的确找到了几篇相关的文稿,证明他确实进行了上述月球与地面的比较演算。牛顿成功地推导出圆周运动的公式,并且正如人们所说的,由于当时采用的地球半径不准确,数值并不完全相符。此外,牛顿也演算了各行星随太阳距离的变化。这些都验证了牛顿从这时起就开始考虑重力并已知道平方反比关系的说法。

10、  就在制造小机具的敲打声中,牛顿度过了他寂寞但却有声有色的童年。这期间,牛顿在一所私塾小学读书,学习一些枯燥无味的课程。他对学习丝毫不感兴趣,成绩很一般。

11、图4牛顿笔记中的哲人之石(点金石)http://www.departments.bucknell.edu/History/Carnegie/newton/alchemy.html

12、胡克指责牛顿剽窃,认为牛顿引力的平方反比关系来自自己,依据就是这次通信。但根据牛顿苹果的故事,早在1666年牛顿就考虑了引力并发现其与距离平方成反比,那么就与胡克无关了。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些人怀疑这个故事是牛顿为了证明自己的优先权而编造的。

13、  后来,牛顿进入了格兰山姆的公立学校。由于他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因此没有一个朋友,经常受到大家的嘲笑。而且,牛顿对学习并不重视,所以成绩很差,这使牛顿在学校里的处境很尴尬。

14、依撒克·牛顿(1642-1727)英国科学家。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在光学、热学、天文学方面都有创造性的贡献,在数学方面又是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园里观赏月亮。他仰望那镶着点点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而不会掉落下来。忽然,有个东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一击,把他从沉思中惊醒。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熟透的大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他捡起苹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这一定是地球有某种引力,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青年眼睛一亮:苹果是这样,月亮也是如此,月亮一定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运转。因为有引力,使它不能远离地球;因为有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一样掉落下来……夜渐渐地深了,青年手中拿着苹果,开心地笑了。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这一年,他才24岁。牛顿,1642年12月25日出生在英国。他爸爸是个自耕农,在他出世前两个月就死去了。他两岁起就跟着年迈的祖母过着贫困孤苦的生活。牛顿在12岁的时候进入格兰镇小学读书。他从小就非常热爱科学,经常制造一些灵巧的小机械。他自己制作了一个小巧的水钟,是仿照沙漏的作法制成的。用一个小水池,使池中的水缓缓流出,水面逐渐降低,水面上的浮标就跟着逐渐下降,于是带动指针转动,指示时刻。放风筝,是孩子们都喜爱的游戏。聪明的小牛顿更玩出了新花样:一天晚上,他把一只纸灯笼系在了风筝上放到天空。许多看见了空中风筝的人,都叫起来:“彗星!”当人们知道天空中闪亮的是风筝上的灯笼,才恍然大悟了。牛顿是个意志坚强的孩子。在学校里,当他受到大同学的侮辱时,他总是拼命反抗。他常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正是这种顽强的精神,带领牛顿登上科学群山那一个又一个巅峰。牛顿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时,常常会忘记自己和别人的存在,陷入一种“痴迷”的状态。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当他走出房门去拿酒时,忽然想起关于月球轨道的运算,于是就把请客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自顾自地忙着计算起来。朋友知道牛顿的脾气,只好自己吃掉了盘子里的鸡,把骨头吐在了桌子上。牛顿终于计算完了,这才想起请客的事。走回桌前一看,鸡只剩下了骨头,他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我还没有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尽管牛顿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却仍然十分谦虚。他曾这样说过:“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法国17世纪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要远一点儿,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在英国乌尔索普牛顿老家的花园里的那棵苹果树,一直被精心地保护着。1820年,这棵树死后,被分成好几段,分别在英国皇家学会等处保存了起来。这棵与科学结缘的苹果树,不仅留有牛顿严谨学风的印记,更流传着牛顿谦逊的美德。

15、1689年,他当选为国会议员。牛顿在1689年到1690年和1701年是皇家科学院的成员,在1703年成为皇家学会会长,并任职24年之久,在历任会长中仅次于约瑟夫·班克斯,同时也是法国科学院的会员。

16、重磅福利来了!一次性免费分享近18个主题的幼小衔接绘本电子版PDF(持续更新哦),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作为家长和老师,如何帮助幼儿顺利、有序地度过幼小衔接关键期?

17、牛顿并不善于教学,他在讲授新近发现的微积分时,学生都接受不了。但在解决疑难问题方面的能力,他却远远超过了常人。还是学生时,牛顿就发现了一种计算无限量的方法。他用这个秘密的方法,算出了双曲面积到二百五十位数。

18、  Q4: 前面的讲座内容错过了,现在报名还可以听到吗?

19、牛顿《原理》第3版的编者彭伯顿(HenryPemberton)、牛顿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继承者惠斯通(WilliamWhiston),以及伏尔泰等人在他们关于《原理》的通俗著作中都说,由于当时所知的地球半径不准确,实测的加速度是4000倍,与3600倍接近但并不完全符合。按照他们的说法,牛顿因此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的这一理论。直到后来法国天文学家皮卡德(JeanPicard)测出了比较准确的地球半径,两个数值才符合得很好,牛顿在他的《原理》中采用了这个新的测量值。此后,许多物理学教科书中都沿袭了这一说法,例如在费曼物理学讲义中就将之作为重视精密实验数据的科学态度的一个例子(参见文献卷1第7-4节)。但是近年来根据对牛顿手稿的研究,历史学家们发现实际情况更为复杂。

20、瓦特小时候有一次看到火炉上烧的水开了,蒸汽把水壶盖顶开,瓦特把壶盖放回去但很快又被顶开了。瓦特就这样不断地把壶盖放来放去想找出为什么,后来瓦特意识到是蒸汽的力量,由此引发了他对蒸汽的兴趣并导致了蒸汽机的发明。

21、胡克(RobertHooke,1635—1703)是英国皇家学会的创始人之显微镜的发明者和胡克弹性定律的发现者。早在1662年,他和另一位皇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莱恩(ChristofferWren,1632—1724)讨论了行星如何在轨道上运动,他猜想太阳和行星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可能随着距离而减少,他还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重力是否随高度而发生变化。

22、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23、  牛顿废寝忘食地埋头于炼金术的研究,结果却毫无成绩。特别是1677年,他敬爱的老师巴罗和皇家学会干事奥尔登·巴格相继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使他对炼金术也渐渐失去了兴趣,从此开始研究起宗教神学。

24、尽管在牛顿自己写的东西中从没有提到过苹果,但他的确提到早在1660年代他就导出了平方反比关系,并考虑了地球上的重力是否会延伸到月球,还进行了验算。

25、牛顿曾致力于颜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1666年,他用三棱镜研究日光,得出结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紫光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牛顿的这一重要发现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揭示了光色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