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好方法
1、清代姚文田曾说:“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因为读书,是最好的精神富养。
2、现在为家长们总结了几个方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3、民警在多读书、读好书的原则下,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在深读、精读上下功夫,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心得体会,向公安内网“警营文化建设”专栏投稿展示,引领全体民警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人人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良好氛围。年底,市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优秀体会文章进行奖励,并编印成册。
4、每一本书都是我自己读过、了解透彻后推荐给大家的好书,横跨不同分类、地域、体裁、年代和作家,从多个角度满足书友们在知识结构完善、见识阅历拓展、实际技能习得等方面的诉求。
5、孩子的阅读兴趣,往往是从爱上玩书开始的。很多小孩子喜欢扔书、咬书、在书上乱涂乱画,甚至把书撕下来折飞机……但是这恰恰是孩子爱书的表现。
6、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
7、▶教育部发文!新余4所学校将获国家支持,有你母校吗?
8、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9、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甚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他底线或记号却不可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10、▶视频|新余一医院护士就是这样对待休克病人的!这下被路人拍到了……
11、17)先大略看一下再认真读,仔细、反复、认真去读
12、6岁以下的儿童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要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方式,可以适当地加以规劝,但不要强制孩子改变,否则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从此不喜欢读书了。
13、问问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想要做出哪些改变?想要提高哪方面的技能?想要过上怎样的生活?从目标出发,总能找到你想要或者需要学习的知识。这个时候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读书清单,规划一下接下来一段时间要看那些书籍。书单可以参考一些牛人的推荐,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相关评价,我的建议是要读就读经典。
14、家长千万不要制止孩子“玩”书,孩子喜欢“玩”书说明他在书中寻找到了乐趣,通过动手来探索书中未知的世界,同样在进步。如果家长觉得把书毁坏了太可惜,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油皮装订的书籍,或者把过期的杂志和报纸给孩子玩。
15、学者是成天阅读、研究书本的人。而思想家、天才,以及那些照亮世界、推动人类发展的人,则是直接运用世界这本大书的人。
16、泛读:泛读法侧重阅读量,也就是广度。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学富五车、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博览群书”,这些成语都强调了读书的广度,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学问。
17、与书本的交往伴随着我的一生,并处处给我以帮助。它是我的老境和孤独中的安慰。它解除我的闲愁和烦闷,并随时帮我摆脱令人生厌的伙伴。它能磨钝疼痛的芒刺,如果这疼痛不是达到极点和压倒一切的话。为了排遣一个挥之不去的念头,惟一的办法是求助于书籍,书很快将我吸引过去,帮我躲开了那个念头。然而书籍毫不因为我只在得不到其他更实在、更鲜活、更自然的享受时才去找它们而气恼,它们总是以始终如一的可亲面容接待我。
18、先读简介,了解适不适合,合适了再去仔细阅读
19、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宝贵的,我们推算一下,如果学生平均每分钟阅读200—300字,半小时就将近一万字。而如果抄写,半小时也就400字左右。一年下来,注重阅读的学校累计阅读量会达到365万字,这是一个超过10部书的量。我们不能说抄写没有一点价值,必要的记录与书写是需要的,甚至需要速度与质量的要求。问题是我们混淆了阅读与写作的主次关系,对中小学生而言,首要任务是大量的阅读,这是课标的要求。
20、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不仅体现在阅读速度的高效上,更是理解的高效:对抓住文章段落的脉络和重点有非常好的作用,帮助我们对文章做整理、分析和归纳。快速阅读具体练习参照《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体练习是比较简单有效的,如果你的阅读效率低,有必要练习提高一下。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养成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使我们在阅读时善于发现重点、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首先,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其次,抓住文章的脉络主旨:有的文章,标题就说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明中心思想,有的则通过主要事件来表达中心思想,只要根据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确定中心思想。其对于文章、书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迹、观点、中心思想等一些重点,要有意识的进行记忆,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促成更好的理解。在读书的过程中或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要学着做点读书笔记,记录一下书本的脉络主旨、主要人物、事迹、以及阅读感悟等,一些优美词句也可以摘抄一下。你有哪些读书的好方法。150读书方法很多(1)泛读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2)精读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3)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4)跳读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5)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6)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7)再读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8)写读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9)序例读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10)选读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宝宝喜欢读书热爱读书,是每个家长都想看到的,但是偏偏有些孩子,却对书本不感兴趣,那么,家长怎样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与爱好呢?
22、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23、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而学生也不需多花时间。他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24、随着教材改革的加快,在不久的将来,小学、初中、高中12年语文推荐书单会完整呈现出来,形成一个12年语文学习名著阅读的书系。这个阅读书系应该寄托了国家和社会的极大期望,是希望通过这个完整的阅读书系,让中国的孩子在12年的国民教育中,接受系统完整的阅读训练,把未来国民的阅读素养在学校培养好。
25、19)一边读书,一边在书上做批注,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落
26、思考与阅读会对人的精神产生不同的影响,其差别之大令人难以置信。因此,这就愈发加大了人们之间本来就存在的思想差异――因为天性的不同,导致有的人热爱思考,有的人喜欢阅读。阅读是把某些外来、异质的思想强加于我们的头脑,这些思想与我们的精神是不相吻合的,就像印章强行在石蜡上留下印记一样。因此,我们的头脑就承受了完全来自外在的压力,一会儿思考这个,一会儿考虑那个,既非出于本能,亦非因为喜欢。
27、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纵使那是一本关于现实事情的书,亲眼看见那些事情或亲历其境,和在书中读到那些事情,其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在书本里所叙述的事情往往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也变成一个冷眼旁观的人。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我认为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报纸,并不是读书,因为一般阅报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发生或经过的情形的报告,完全没有沉思默想的价值。
28、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29、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少许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愈精,所知的就愈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30、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阿图尔·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
32、幸福家庭读书会是家庭教育实战专家畅占亭和几位热爱读书的书友一起成立的。旨在落实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利用互联网+读书的新模式,来推动全民读书!成立6个月以来,会员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
33、选择好书进行精读,一些看不看随便的书可以泛读
34、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他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35、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36、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