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做人经典语录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所以,老子的“无私”不是假“无私”,老子所提倡的行道而不是阴谋。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矜持用于女性似有褒义,表示女性严谨自律,或有洁身自好的意思。但用于侯王,就有手持长矛黑着脸,瞪着眼,很严肃的意思。
5、正所谓“助人者,人恒助之”。我们奉献不求回报,我们施舍不求得到,我们坚持广种福田,一定会“愈有愈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吧。
6、(感悟)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7、(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道德经做人经典语录)。
9、(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1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1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2、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4、(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15、译文: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
16、轻易许诺肯定难以兑现,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会遇到太多的困难。因此圣人要把它看得困难一些,所以最终不会遇到困难。
1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8、(译文)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2、解悟:凡事过犹不及,钱虽然是好东西,但太多了,却未必是好事,因为盗贼已经开始惦记你了。如果身处富贵,却不知布施修善,还骄纵无度,就一定会招来灾祸。
2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4、(译文)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篇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25、佛学中讲到,人生有八大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26、我们常说,“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懂得为人做事,自然能创造财富。人生起起落落,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无论是现在或将来,更重要的是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好好生活。
27、(译文)虽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于雌柔取态而处事。
28、老者过河后感激涕零,称颂晏子的盛德。这就是老子说的:其次,亲而誉之。
29、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0、(感悟)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