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
1、《已酉端午》(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3、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4、第六名:文化山西:盘点晋商中的“七大世家”
5、悬艾叶、菖蒲、蒜头: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在端午这一日,古人常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用来清退蛇虫。
6、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出于:文天祥《端午》(赞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
7、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8、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
9、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出于:陈子龙《五日》
10、 《端午六幺令·天中节》 (宋·苏轼)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11、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2、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13、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1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出于:苏轼《浣溪沙》
15、《史记》有记:屈原,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力主抗秦,却因此遭受谗言,去职流放。流放途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祖国被侵,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亡。从此,屈原成了端午不可不提的人物。
16、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
17、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18、第六名: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居然这么大!宰相、丞相等于现在的什么官?
19、每年五月初便是端午时节。《风土记》有记:“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20、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21、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有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
22、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23、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24、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25、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出于: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